
將溫泉搬進天水圍公園:
與Miki Ho畫住玩公園寫生狂想日

將溫泉搬進天水圍公園:
與Miki Ho畫住玩公園寫生狂想日

公園寫生工作坊
靜靜地坐在天水圍公園長椅上,靜靜地觀察草木人事,靜靜地拎起畫筆⋯⋯無厘頭地將狂想畫在畫冊吧!誰說香港沒有露天溫泉?讓聰明的貓咪與途人下棋對壘!花仙子在年輪上聞歌起舞?那邊的女生抱樹發呆⋯⋯喔,原來是「交換生」感受大自然。
天拉吧「交換生活」項目工作坊「公園寫生工作坊」,邀請17位不同背景的「交換生」與插畫家Miki Ho逛天水圍公園,展開一個月的「交換生活」,通過園內生態、途人故事與獨特繪畫器材,輕鬆地描繪平凡又荒誕的公園眾生相。
創意領航:Miki Ho
交換媒介:繪畫、寫生、跟路人交談、交換日記
感覺紀錄: 公園狂想畫冊、年輪紀念冊、 公園眾生寫生畫冊、真人身高人物畫、葉子拓印畫冊
參加者: Roscoe、天天、Mingyan、Connie、Pim、彥、 Hilary、Irene、苑彤、梓瑜、嘉倩、Jimmy、 君儀、兆雅、 Charles、Allen、Ben

公園寫生工作坊
靜靜地坐在天水圍公園長椅上,靜靜地觀察草木人事,靜靜地拎起畫筆⋯⋯無厘頭地將狂想畫在畫冊吧!誰說香港沒有露天溫泉?讓聰明的貓咪與途人下棋對壘!花仙子在年輪上聞歌起舞?那邊的女生抱樹發呆⋯⋯喔,原來是「交換生」感受大自然。
天拉吧「交換生活」項目工作坊「公園寫生工作坊」,邀請17位不同背景的「交換生」與插畫家Miki Ho逛天水圍公園,展開一個月的「交換生活」,通過園內生態、途人故事與獨特繪畫器材,輕鬆地描繪平凡又荒誕的公園眾生相。
創意領航:Miki Ho
交換媒介:繪畫、寫生、跟路人交談、交換日記
感覺紀錄:公園狂想畫冊、年輪紀念冊、 公園眾生寫生畫冊、真人身高人物畫、葉子拓印畫冊
參加者:Roscoe、天天、Mingyan、Connie、Pim、彥、 Hilary、Irene、苑彤、梓瑜、嘉倩、Jimmy、 君儀、兆雅、 Charles、Allen、Ben
讓我們先作介紹
什麼是「交換生活」?
「交換生活」讓天水圍青少年與社區不同社群,藉著一同創作社區設計及參與式社區藝術,達至「交換視點」、「共同經歷」、「感覺生活」,讓他們能夠有不同層面的交換和交流生活經驗。
三方藝術協作
「公園寫生工作坊」
天拉吧以「街坊 X 藝術家 X 機構」為項目核心,將天水圍的空間和生活以藝術角度呈現。
在「交換生活」的「公園寫生工作坊」中,我們邀請插畫家Miki Ho帶領社區不同背景的青少年來到天水圍公園,透過交換彼此視點來探索自然生態,以寫生、拓印與人物畫等工具,幫助青少年探索自我,分享內心想法。
靦腆又慵懶地躺平在草地吧
「一比一躺在草地上的你」:2024年1月6日(六)
香港人克儉、害羞、尤其崇尚實用主義。若你問道:「不如星期日到天水圍公園?」十有八九都會反問:「有特別活動嗎?」
公園寫生工作坊就是賺不到錢,反而佔用一日時間的「過份悠閒活動」。各位「交換生」事先並不完全了解活動詳情,也不知道活動能讓自己有何轉變,初來乍到就被吩咐:今日要在眾目睽睽下躺在公園草地,分組畫一幅等身高人像畫。100%的 I 人或許已經開始綢繆:下星期還是不勉強參與了。
快速在手機找張近照,在課室中略起草稿後,「交換生」就來到天水圍公園草地上,預備躺平在兩米乘兩米的大浴簾,相互描繪身體輪廓。
靦腆地與同組組員問好,靦腆地在眾人目光下躺平,靦腆地傾談,靦腆地笑,慢慢靦靦腆腆,竟似乎建立了一點默契與認識。
漫無目的使我們全身發癢,但當完成「人像畫」成為工作坊的目的時,似乎大家又能放下戒心,共同邁進,途中有講有笑,分享近況,至少讓生活中的輕描淡寫成為話匣子的鑰匙。
超「打卡able」的人像畫不止滿足視覺,亦是回顧過去經驗,打破社交圈子,認識新朋友的起點。「交換生」從現實走向荒誕,就從靦靦腆腆起步吧。
一齊怪奇
就能變得勇敢
公園狂想創作:2024年1月13日至1月27日
「躺平破冰」後,接下來「交換生」就似打通任督二脈,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相互熟絡。循不同角度與介質,「交換生」終於開始探索天水圍公園,例如貼著樹葉、樹皮、樹根、甚至坑渠蓋的紋理來描繪,或者試著雙手環抱樹木的有機厚實感,以另一種感官來感受熟悉的生活面貌。
又或者,試著在透明膠片上,以天水圍公園作背景,繪畫略帶荒誕的狂想,又似乎可能的場景:「我和朋友瀡住滑梯做瑜伽」、「有人帶貓參加下棋比賽」、「有人鬥大聲,有人唱歌比賽,互相阻住曬」、「親吻住溫馨地浸溫泉」、「趁兄弟放風箏,吃掉他們的蛋糕」⋯⋯看,有些想法是可能發生的。
又或者,同坐在路邊樹蔭下,提著鉛筆與畫紙,等待著「故事」隨時路過眼前:騎著滑板車滑行極快的青少年、一圈圈轉動公園健身器械的捲髮太太、特意來觀鳥的伯伯架好長焦距「大砲」,等著捕捉雀鳥動態⋯⋯他還很樂意跟我們分享攝影作品!
一個人路過公園,你同樣會遇到樹木與途人,同樣會發著白日夢,走過同樣的路。此時讓你無端端擁抱樹幹,或與途人聊天,或試著提筆畫畫,你都會覺得不自在。然而,當你放膽嘗試躺平、執葉、發夢⋯⋯原來主動與社區交流是如此簡單,只是開口或行動,就能遇上意外收穫。
浪費時間
正是照顧自我的良藥
獨立公園誌創作:2024年2月3日(六)
各類瞬間收集成冊,塗抹上色後,「交換生」集成在天水圍度過的平凡又獨特的午後插畫本。你問,這本書能有什麼用途?我答,大抵是開心一天。
開心從不簡單,亦非難事。我們常說香港人疫後很愁,笑不出聲,喘不過氣。不過,「交換生」從靦靦腆腆到完成一本作品後的滿足,只花上數次活動時間,就在天水圍公園創造全新回憶場景。
視點源於經驗,「交換生」膽粗粗嘗試浪費自己時間,參與不為牟利的活動,與陌生人交換故事、喜悅與心情,於是創造正面視點,以樂觀心態看到天水圍社區,並照顧自己與他人的情緒,更重要是體會到與社區互動的樂趣,獲得難得的經驗。
「交換生活」不是大學科研,我們只是善用藝術來探索社區,這是你與我都做得到的小事。可能你正面對許多不順心不如意,感覺喘不過氣,或許試試主動浪費些許時間,可能也會找到一群人願意躺平草地,畫一幅超「打卡able」的人像畫。
















交換·狂想公園創意
午後休閒時,「交換生」在天水圍公園靜靜地觀察「眾生相」,發現了花木、草地、清潔工、貓咪、溫泉⋯⋯溫泉?
在「交換生」的狂想中,或許溫泉只是新視點的一隅。
觀察有時是雙向的,透過「看」和「被看」的交流,「交換生」得以併發無窮想像。以畫筆靜靜營造新場景的同時,「交換生」共同經歷午後時光,亦記載了充滿創意的生活碎片。